随两岸恢复疫情后人员往来,今年海基会协处接返“滞陆国人”案例数大增,截至七月已达去年全年的72%,导致预算已提前用罄。
海基会副秘书长兼发言人蔡孟君31日表示,目前已透过内部预算留用方式支应,必要时也会自筹款项,和持续争取陆委会专案补助,她强调,“一直都有跟陆委会沟通,政府跟海基会都是愿意提供协助的”。有关政府协处“滞陆国人”业务,本报先前专题报导受新冠疫情、大陆本身经济成长放缓、美中贸易战等影响,“台流”人数逐年上升,今年很可能再创新高,导致相关单位编列预算难以支应,甚至出现年轻化的“新台流”现象等。对此,蔡孟君31日在海基会例行背景说明会上,回应上述情况。她首先说明, 随着大陆总体经营环境渐趋严峻,在陆经商失败、谋职不顺之国人数量日增,尤其早年西进者晚年遇到罹病或经济困顿,家属不愿或无力提供协助而乏人照料,甚至流落街头等情况,成为非典型就业的“滞陆国人”,同时,他们并非都需要或愿意接受协助,多半是健康出现问题,生活难以自理,才会向外界求援,或因被通报为社会问题而获介入协处。
至于所谓“新台流”,蔡孟君说,从海基会协处个案来看,尚难断定有年轻化趋势,案件大宗仍属年龄较长、患病、生活无法自理的国人。但她也坦言,近几年有许多到大陆寻求发展机会的年轻人,有部分创业或就业状况不顺利,但仍选择留在中国大陆等待其他的机会,没有年老贫病无法自理生活的情况,这些人就不是需要介入协助的滞陆国人。
蔡孟君强调,本会接获通报协处滞陆国人案件并不因对象或肇因而有所区别,依其问题与诉求,只要经研判属合理、必要,即提供相关协助。另一方面,案件来源多由各地台商协会通报,也会经过实地访查确认、详加审核。
她列举四个主要协处情况,包括急难救助、协助返乡,和收容安置与返台治疗,以及因故身亡协助善后事宜,并坦言在疫情趋缓后,案件数明显增加,今年截至7月案件数已达前年度的72%,致今年度陆委会补助本会办理“协处台商人身安全与经贸纠纷”计划预算几乎于上半年提前用罄。
蔡孟君说,海基会已透过内部预算流用,自其他计划科目项下流入,暂可满足本年度协处案件所需,必要时亦将使用自筹款项支应。
至于外界关注,陆委会是否没有继续进行专案补助意愿,以及明年是否增加预算,蔡孟君回应说,明年情势难以预测,但海基会一直跟陆委会保持沟通,政府和海基会都是愿意提供协助的。另就业务的必要性,她强调,“海基会是服务两岸民众的单位,这是我们的职责”。
上一篇:台南夜市“21字口诀”大改版!
下一篇:海基会协助台流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