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第十八届海峡两岸媒体联合采访团来到称为“雁城“的湖南衡阳市,走进著名的回雁峰。
小时候读诗词,最喜欢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今天来到了向往已久的衡阳回雁峰,心情特别不一样,走进回雁峰景区,就是雁峰广场。广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高12米的大雁雕塑,四只铜铝合金铸成的大雁形态各异,昂首云天,像是欢迎大家的到来。据介绍,四只大雁表示“南岳第一峰”一年四季都欢迎四面八方贵宾的到来,同时祝大家四季发财。“雁雕”的创作者是出生于湖南安仁县,曾留学日本、法国的浙江美院已故著名雕塑家周轻鼎教授。现在这座雕像已成为衡阳市的标志,而衡阳也有“雁城”之称 。
回雁峰入口处的门厅也让人眼前一亮,采用的是对称式的建筑,琉璃黄瓦,典雅古朴,门厅上方“南岳第一峰”五个大字的匾额,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社会活动家赵朴初先生的墨宝。
进入坐落在湘江西岸的回雁峰,发现回雁峰海拔并不高,海拔只有96.8米,总面积也只有6.32公倾,但著名的潇湘八景之一的“平沙落雁”,和衡州八景之首的“雁峰烟雨”均坐落于景区,所以回雁峰有着“南岳第一峰”之称。
历代名人王勃、杜甫、钱起、刘禹锡、柳宗元、杜荀鹤、王安石、文天祥、范仲淹等到此都留有赞誉回雁峰的诗词佳句。文因景成,景借文传,故名扬天下。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哲学家王船山出生于回雁峰下王衙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成长于此。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旅居衡阳时,曾留下了“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的诗句。还有高适的“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杜荀鹤的“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近别衡阳”;还有苏轼“须信衡阳万里,有谁家、锦书遥寄”也都是有名的佳作。在景区南入口的护栏上,刻有历代名人咏回雁峰或衡阳相关景点的诗词数十首。
而范仲淹在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镇守西北边疆期间写下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渔家傲·秋思》中的名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更是家喻户晓。回雁峰和衡阳也因此名扬天下。回雁峰可谓人文荟萃,风景如画。
回雁峰景区现为国家3A级景区,千年古刹雁峰寺坐落于回雁峰上,迄今已有近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代高僧在此传经布道,室内供奉“寿佛”,是衡山称为寿岳的重要佐证之一,传说“寿佛”曾留一件袈裟在雁峰寺,室内设有“寿佛殿”,香火鼎盛。
回雁峰景区是集锦式的园林,这里有衡阳市城徽一一大雁铜雕、千年古刹一一雁峰寺、衡阳古八景之冠一一雁峰烟雨、潇湘古八景之一,一一平沙落雁、衡阳标志性建筑一一回雁阁、王船山出生地纪念馆等主要景点。回雁峰的三大文化品牌一一大雁文化、宗教文化、船山文化源远流长,整个景区设施完善,布局巧妙,有爬山之趣,而无爬山之累,漫步景区,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关于回雁峰名称的由来,其一是回雁峰山形似一只鸿雁伸颈昂头,舒足展翅,欲腾空飞翔,以其形故名“回雁峰”。
其二是回雁峰虽然不高,但古时传说“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秋季北雁南来,至此越冬,从秋到春,不再向南飞过这座山峰,就在这个温暖如春的地方度过寒冷的冬季,一直等到春天到来再往北返。因此自南北朝时期就成为我国南北温差线的分界点,因而故名“回雁峰”。美丽的古都衡阳市也因此峰冠以“雁城”之雅称。
回雁峰被誉为“南岳第一峰”,也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从地理位置来讲,居八百里南岳七十二峰从南到北的首峰,故称“南岳第一峰”,与祝融、天柱、岳麓诸峰同负盛名。其二是南岳“香文化”历史悠久,历来有南岳进香自第一峰开始之说。
中秋时节的回雁峰,树木依然茂盛,树丛成荫,虽然天气炎热,在景区的游览线路大多都是经过树荫下或者长廊,环境清静幽雅。
恋恋不舍离开回雁峰,期待下次再会。
中国海峡新闻网 记者 曾经 /湖南省衡阳市雁峰区采访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