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国际 台海 社会 文旅 视频 财经 体育 社评 科技 艺文
当前位置:首页>社会

【金山学子三下乡】“红色筑梦·非遗传承”实践队探寻非遗技艺 解锁传统工艺“复兴密码”

时间:2025-07-02   来源:海峡新闻网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红色筑梦・非遗传承”实践队奔赴三明市将乐县。实践队创新采用“非遗寻韵+云端直播+ 臻品展陈”模式,将理论学习、技艺体验与时代传播深度融合,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传承之旅,让沉淀千年的非遗文化在青年一代的实践探索中,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和独特魅力。

实践队先后来到龙栖山非遗工坊、大南坑陶瓷窑场、擂茶基地及游浆豆腐制造坊,深入探寻非遗技艺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制作技艺以及发展现状,他们拜师传承人,在一线实践中感悟文化精髓。学习成果迅速转化为青春力量:队员们利用直播架起云上非遗桥梁,开展线下志愿服务,制作传播视频,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力军。他们带走了非遗文化记忆,将爱心温暖永留将乐。

IMG_4031.jpeg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龙栖山西山纸手作坊 林红萍 摄

经过多日的学习调研,实践成果于6月26日在古镛镇日照广场展现,活动以“龙栖非遗·山水传音”为主题,在现场打造文化传播驿站。驿站包含四大非遗项目展区:纸上墨韵——游客体验西山纸DIY书画创作;瓷光釉彩——展示队员参与烧制的黑釉瓷精品;茶香情暖——递上亲手擂制的茶饮分享温情;创意新生——“游小方”表情包、陶瓷钥匙扣、科普明信片等IP文创广受欢迎,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时尚符号。

IMG_4032.jpeg

图为实践队在日照广场摆点的合照 林红萍 摄

从工坊实践到文化展陈,实践队让将乐非遗从静态传承走向活态传播,为将乐非遗注入时代活力。当各种非遗文创展出时,街坊们围上来直拍手:“这帮娃儿厉害!拍视频做文创,还搞体验活动,把咱们将乐的宝贝带出去咯”当直播镜头对准将乐非遗的纤维脉络,传统非遗在数字浪潮里,化作年轻人手机屏幕上鲜活跳动的时代脉搏,走到哪都“晒”非遗,非遗便真正打通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最后一公里”。

IMG_4033.jpeg

图为居民在日照广场体验摆点项目 林红萍 摄

从求知者到传播者,金山学院的青年们以创新的思维和扎实的行动,为将乐非遗注入了澎湃的时代活力,书写了“红色筑梦”下文化传承的青春篇章。这不仅是一次实践探索,更为更多青年参与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范例。


来源:周诗炜 易钦瑜/文 林红萍/图 



相关推荐